2022-12-280次浏览来源:网络
(临港定向优化人才购房政策,未来3年提供18万个就业岗位)
上海定向优化临港新片区人才购房政策,在临港新片区工作的非上海市户籍人才缴纳个税或社保满1年及以上,在临港新片区限购1套住房,所购住房自合同网签备案满7年后可转让。
8月20日临港新片区揭牌三周年当天,上海正式发布《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若干政策措施》)。除了上述定向优化人才购房政策,临港新片区同时也将进一步优化人才落户政策。
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三年,临港新片区将提供18万个就业岗位,让临港成为“创业者的城,就业者的家”。
“新片区已成为全市人才引进政策最优、力度最大、自主性最强的区域。”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叶霖霖说。
启动“人才筑巢工程”
成立三年来,临港新片区兑现了“三年大变样”的承诺。2019年~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1.3%,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3%,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8%。
今年上半年,尽管受到疫情的冲击,但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1~7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8%。
陈金山表示,下一步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推动临港新片区发展跃上新台阶”。要在六个方面“更加着力”,其中之一,就是更加着力于“筑巢引凤”,让人才成为推动临港新片区发展的第一资源。
具体而言,启动实施临港新片区“人才筑巢工程”。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兴金融等高端产业,让各类人才在临港分享发展机遇,成就人生梦想。继续完善高水平基础教育、医疗、文体等城市公共配套功能,让各类人才在临港体味到生活的舒适和幸福。制定更大力度的人才支持政策,让各类人才在临港收获满意和贴心。
4月23日,上汽临港乘用车工厂工人在总装车间工作。新华社
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上海先后两次出台市级支持政策文件。今年再次制定《若干政策措施》,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表示,主要目的是以解决临港新片区重大项目建设和改革创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政策痛点堵点问题为导向,赋予临港新片区更多改革自主权和先行先试任务,在市级事权范围内最大力度支持临港新片区深化差异化制度探索,助力临港新片区更好成为全市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强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夯实临港新片区发展后劲,稳定各类市场主体预期,提振各方面信心,努力构筑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要战略支点,打造全球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
在《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的3个方面23条任务举措中,涉及人才的包括6条。其中明确,赋予临港新片区引进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重点扶持用人单位推荐权,建立和动态调整适应临港新片区发展需要的重点专业目录。支持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根据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布局和发展实际,动态调整人才引进重点机构推荐范围。
同时还包括推动技能劳动者在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就业;完善人才子女就学服务保障机制;提升人才管理工作政务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持永久居留身份证外籍人才工作生活便利性;完善海外人才服务体系等。
未来如何集聚多层次人才?
三年来,新片区对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持续增强,人才政策集聚度和显示度日益提升,各领域人才加快集聚的态势基本形成。
在推动实现更为开放的人员从业自由方面,新片区实施了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出入境、停居留和从业政策,率先探索电子口岸签证机制,率先实施开放便利的长期及永久居留政策,开设来华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单一窗口”,挂牌建立全市首个区域性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实施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备案、对境外人士开放相关资格考试等制度。
同时,围绕新片区重点产业需求,上海研究提出了人社领域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先后赋予新片区人才落户自主审批权、重点机构推荐权,缩短居转户年限、降低居转户评价标准,升级居住证积分专项政策,加大技能人才引进力度等。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新片区人才总量已经突破9万人,累计人才引进、居转户、留学人员落户8400余人,居住证积分核定1.97万人次,集聚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专家210余人、海外人才1500余人。
其中,2021年新片区自主办理人才引进同比增长超过300%,新片区内人才引进重点机构超过1100家。
“各方面优秀人才近悦远来、纷至沓来的态势已经巩固形成。”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说。
叶霖霖表示,下一步,要在现有政策基础上,更大力度支持新片区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多层次人才需求,强化新片区引才“磁吸效应”。
在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集聚方面,一是拓展重点机构支持范围,采取动态调整的方式,凡是纳入新片区重点产业布局的产业领域,均可由新片区直接推荐人才引进重点机构,支持新片区引进重点领域所需的各类优秀人才。二是将新片区纳入市区两级“16+X”职称公共服务体系。专设新片区职称服务受理点,提升人才评价公共服务能级。积极发挥新片区市级继续教育基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一站式创新平台作用,结合区内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加大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产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引进方面,坚持授权和扩围并行。一是完善动态调整机制,支持新片区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区域技能人才引进职业工种专属目录,推动技能劳动者在新片区高质量就业。二是加大引进力度。扩大新片区行业代表性企业范围,增加技能人才自主评定和引进推荐的岗位项目,助力企业培养紧缺急需的技能人才队伍。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