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50次浏览来源:网络
(海归学霸+谷歌高管,买千万学区房,却养出学渣 海淀妈怎么不灵了)
文|米粒妈
最近米粒爸一个朋友总找他微信聊天,俩人你来我往,一聊能聊上一两个小时,还不发语音,只打字,搞得神神秘秘的。
米粒爸发微信的时候还在我面前晃来晃去,我实在忍不了,说:要不你们出去聊吧,见面还能喝点小酒,这么打字太费手了。
米粒爸苦笑:是老C~他可出不来,他媳妇天天晚上在家鸡娃,他得随时准备解决家庭内部矛盾,媳妇一炸,他这个替补得赶紧上场救火。
米粒爸不说,我真的想象不到,老C家会因为教育问题搞得鸡飞狗跳
毕竟他们夫妻俩当年都是超级学霸,俩人是本科同学,top5高校,老C后来去清华读的硕博,他爱人被保送了本校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又去美国读了博士。
现在,俩人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海淀家长”,娃今年二年级。
他家娃读的是中关村X小,海淀名小嘛,父母又都是学霸,家里连接送娃上下学的姥姥姥爷都是老牌名校大学生,天时地利人和,孩子妥妥赢在起跑线上。
米粒爸说,这些天,老C跟他微信,一直抱怨鸡娃太难了:比发SCI难太多
据说,他家娃每天沉迷于研究各种昆虫,废寝忘食,但是默写生字、背古诗、做计算,各种不在状态,更别说小奥了——在最好的机构里,读着最普的班型,打着最日常的酱油。
二年级就绝望,这也太早了点,不过,海淀家长确实容易受环境影响,周围牛娃太多,就显得自己娃过于渣了
这种情况,在咱们小时候,一句“还没开窍”解决一切。
不过,今天米粒妈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教育现实:不是所有孩子的天赋都在奥数、信息学这些对升学有帮助的事情上(虽然现在名校的小升初选拔,最看重的确实是这两样成绩)
孩子的兴趣、天赋,咱们无法改变,名校怎么掐尖,咱们更无法左右,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奥数不行、编程不行,并不代表孩子就一无是处。
公立学校,大锅饭,没办法给每个孩子定制专属的教育路线,所以,家庭教育就更应该因材施教,尽量拉长孩子的长板,给孩子足够的自信,争取在培养兴趣特长的同时,探索新的可能。
说句实话,等孩子大一点,你会发现,如果孩子真不是那块料,你费尽心思、散尽钱财、甚至放弃亲子关系,把孩子鸡进六小强,鸡进实验班,甚至鸡进早培,又能怎么样呢?
这条路远没有到终点,未来孩子会走得相当吃力,而那时候,孩子的能力已经跟不上了,自信也被耗光了,而你却什么都做不了,那才是真的绝望。
所以小学阶段,真的不要把孩子的学习热情、精力能力消耗殆尽,如果小学就努力到极限,那中学、大学,怎么办?
毕竟,学习是要伴随一生的。
我让米粒爸推荐老C看看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里,海淀妈妈那两集。
特别是海归学霸+谷歌高管李琦那一集。
她当年是跟李开复同机回国,谷歌中国的创始员工之一。当年靠自己努力攒够了学费,留学美国,一毕业就进入了谷歌。
李琦的队友,是央企设计院研究员(教授),从小被一路保送,保送到八中的初中,又保送到八中的高中。
学霸跟学霸强强联合,儿子小帅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牛娃”,这让李琦适应了很长一段时间。
小帅喜欢玩游戏、编程、攒电脑、剪视频。
但他的成绩,用李琦的话说,班里只有5-10个同学(一共40个孩子)能稳定排在他后面,很多科目,他达不到班里的平均分。
小帅小时候,李琦也给他报过各种课外班,但上了之后,她发现,这孩子不只进不到前5%,连前50%可能都达不到。
身在人大附小,住着上千万的学区房,也免不了要考虑50%孩子上不了高中这样现实的问题
小帅说,班里很多同学,已经在学初中甚至高中的数学了。
以孩子当时的成绩,拼六小强希望渺茫,经过了一番挣扎,李琦决定就让小帅等着派位大锅饭。
小帅的天赋可能不在学习上,但他是非常有主见的孩子,梦想当程序员或UP主,而且财商很高,每天琢磨怎么赚钱。
比如,跟着排球队去宁波(可能是比赛),他临走前去超市买了200块钱的零食,辣条啊,可乐啊,之类的,到宁波之后,他们住的地方没有小卖部,每天训练完又很渴,他就把准备好的可乐拿出来卖,原价3元,卖6块也有人买,因为有需求啊。
就这样,出一趟门,赚了600块钱。
小帅的爸爸说,没人教他,但他满脑子就是赚钱,比如大人给分发零食,他就忍着不吃,等大家都吃完了,他再把自己的卖出去,赚来钱再去买更多零食。
小帅还在知乎上给人出电脑配置单,做视频在B站发布。
妈妈李琦最赞的一点是,即便她不是很认同,但也没过多阻止,她很尊重孩子的想法。
就像小帅给妈妈讲一道题,妈妈明知道这个解法是错误的,也没有当场反驳,李琦说,这是她对自己的一个要求,就是无论怎样都不要先去否定他这个人。
虽说在学习上,小帅没办法跟上父母的节奏和脚步,但是妈妈李琦并没有放弃对两个孩子更深层次的教育。
她会在饭桌上跟孩子聊社保,讲中国的产业结构,讲“最关键的东西要靠自己,先进技术是不可能靠别人卖给你的”……
她会给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要仰望星空。
李琦说,人总要有一些“比想过得更好一点”更大的目标,你得知道更大的责任。
所以有时间,李琦一家人会去天文馆、去博物馆,去世界名校那些对外开放的地方去参观,去名人故居,了解那些伟人,那些有独立思考的人,他们看到社会上的种种问题,是如何想办法解决的。
李琦说,没有什么可留给孩子的,不就是这么点精气神嘛。
真的佩服这个妈妈的格局、视野和价值观。
在牛娃云集的海淀,尤其父母都是高知,其实很难接受孩子在传统赛道上的成绩不尽如人意,毕竟在父母眼里,学习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儿了。
但孩子不是父母的翻版,并不是牛娃生牛娃,学霸养学霸,如果真这样,那以后不用中高考了,学位世袭不就好了嘛
父母的智商和天赋未必遗传给孩子,父母的兴趣和爱好未必能影响孩子,所以鸡娃是必要的,但鸡什么,怎么鸡,真不是家长一厢情愿的事。
海淀人人拼奥数,很多孩子还要同时上不同机构的不同班型,其实绝大部分是因为小升初。
前几天一个朋友开玩笑说,那些上岸牛校的孩子,“没有一个是无辜的”,哈哈,过于真实。
不是所有牛娃都能拼进顶级牛校(今年小升初,米粒妈认识的好几个很优秀的小学霸就掉入了坑校),但被点zhao进牛校的娃,很少有“德不配位”的,只会一个赛一个的牛,没有上限。
任何学习都要考虑天赋因素,奥数天赋、语言天赋、艺术天赋、运动天赋……只不过,天赋在成绩中占比多或少的问题。
像米粒,一直在学奥数,但我和米粒爸很清楚,他还没有能靠奥数升学的天赋《双减9个月后,聊聊要不要学奥数:对不起,我又要说大实话了……》,所以我们也没有在奥数上给米粒太大压力。
而足球,米粒超级喜欢,一天不踢浑身难受那种,之前我也幻想过是不是能通过踢球“踢进六小强”,后来见识了人外有人,我反而更淡定了,索性跟着米粒自己的节奏就好。
所以回过头来说,鸡娃鸡什么?兴趣和天赋总要占一样,而通常孩子在某个方面有天赋,兴趣也不会差,毕竟人人都喜欢做自己擅长的事。
鸡娃是很花时间、花精力的事,选对赛道非常重要,不然浪费了时间,消耗了孩子,破坏了亲子关系,得不偿失。
每个孩子的兴趣点不一样,有的喜欢奥数,有的喜欢天文,有的喜欢画画,也有喜欢机械、喜欢手工的。
比如米粒爸那个好友,他家娃喜欢昆虫,其实米粒妈倒觉得父母可以尽可能给孩子创造条件深入研究昆虫。
一方面让他知道自己到底是真的有兴趣,还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另一方面也让孩子明白,所有对兴趣的探索,都要花费时间、付出辛苦的,但是收获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是那些“低级乐趣”没办法比的。
孩子越小,吸收能力越强,其实任何学习都不是毫无意义的。
但如果他不喜欢奥数,却硬让他死磕奥数,不喜欢编程,却逼着他去拼编程,最后大概率学了个寂寞。(米粒妈这里说的不是普通的学习,而是为了升学,把宝都压在奥数和信息学赛道上)
功利角度——不出成绩,无法靠它升学;情感角度——亲子关系容易崩塌;成长角度——自信心被消耗殆尽……
时间用了,精力花了,不如去尽情尽兴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哪怕以后不能靠它升学,甚至不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但至少孩子能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能磨练耐性,也能收获自信和成就。
拉短板这件事,需要从长计议,全方位考量,比如天分问题、兴趣问题、学习的时间和效率、开没开窍的问题……所以拉短板,尽量放低预期,不能过于较劲。
其实我们看身边的牛娃,天赋异禀的只占很少一部分,大部分是“人工牛”,但大家有没有想过,“鸡”得出成绩的,除了家长有方法有能力有资源以外,“耐鸡”本身也是娃的一种特质或者说天赋,强求不来。
跟别人比永远没有尽头,因为“牛”是无上限的,所以看到别的学霸有多厉害的时候,“哇塞”一下就好,再看看人家身上有什么可学习可借鉴的方法,就足够了
自己的娃不管“牛”还是“渣”都是亲生的,陪孩子一起找一条属于他自己的成长路径,双方都不拧巴、不纠结、不埋怨,这才是最适合的教育。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举报/反馈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