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00次浏览来源:网络
(富二代留学生自诩废物,花400万留学回国后却找不到月薪1万的工作)
最近,虎嗅网上一篇《江浙沪海归废物》在留学圈大火。
Allen有一个让人羡慕的身份——“包租公”、“富二代”,家中厂房一年租金可达千万。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海归——政治学专业毕业,刚25岁就开始读博士。
即使拥有这些光环,可他却自诩为“海归废物”——在香港、美国留学花费超过400万,回国后连一份月薪1万的工作都找不到,如今在沪待业。
最让Allen苦恼的还是他的父亲找他交底:“你有这样的平台,要是不做出一番事业就是废物了”。
其实,像Allen这样的“海归废物”并不少,在豆瓣上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小组。
在这里,随处可见的是迷茫、压力、抱怨与不甘心——职场太卷、女性被催婚、大厂面试竞争力不如国内二本毕业生……
回过头来看,像Allen这样的海归,真的算是废物吗?
海归废物不一定真的废,只是他们不大符合主流的期望。
“海废”焦虑的背后,是这些人没有勇气做一个主流以外的人,他们想要在人群中永远保持优越感,甚至延续到下一代。有些人既想要海外的岁月静好,又想要国内的众星捧月,本质都是贪婪、欲望。
不过,从Allen这些个例中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留学生和以前的留学生确实有很大差异。
这跟国内大环境的改变有很大联系。
在留学生群体中,20世纪70年代前和80年代后,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线。
70年代以前的人出国留学,基本上是依靠外来资金支撑:奖学金、个人资金或者公派资金;而80年代后的人出国留学,资金来源大多是家庭资金。
光从这一点来看,两代人面临的留学压力也不同——
70年代以前的留学生有沉重的改变自我命运的压力,留学的压力与高考的压力正可以相互印照。
而他们的孩子,也就是80年代往后的人,在父母提供的优渥的生活环境中,改变自己命运的压力早已消弭无形,留学不再是自我增进的发愿,而不过是按部就班的升学,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只是顺从了父母的安排而已。
为什么留学,选什么专业,毕业后的规划,他们可能从来没有想过,事实上他们可能也没有必要去思考,因为父辈已经给他们提供了优于国内大部分同龄人的生活条件。
这并不是说这些新一代留学生们都懒惰,只是生活条件的改变让他们出国留学的目的和自我期许也发生了变化——“从本质而言,新一代留学生关注的是成绩,而前一代留学生关注的是本事”。前一代留学生他们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海外的眼界、资源、成绩,都将成为他们回国内竞争的资源要素。
而令他们感觉无力的,无非是既缺乏改变自己处境的动力,更无从理解为什么自己成绩的优异竟然在这个环境中成了屠龙之术。
另一方面,国内就业竞争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外资企业一直是吸收留学生的主要场所,不过近些年随着全球化形势的改变,外资企业不仅在招聘职位上有所减少,连外资企业本身的数量也在减少。
而新一代求职者偏爱的互联网行业,似乎也迎来了发展的瓶颈期,海归们要在众多985、211、考研落榜生,以及同为海归的群体中竞争为数不多的职位,难度属实也不小。
整体的环境、时代的风向就是如此,那些既不够拔尖、也不能跳出舒适圈的海归们,想轻轻松松就被社会认可、赞誉,这件事情本身多少都有点“乌托邦”的意味。
在我们送出去的众多留学生中,出国留学无非是出于以下三个原因:
看世界,学本事,找出路。
出国留学,一定要首先考虑两点:
第一,家庭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条件能否支撑住在外求学的费用,出国后父母的生活、心理健康是否会发生变化,出国后婚姻状况会不会受到影响等等。
第二,目标是什么。目标明确会让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旦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人就会激发主动性,思考获取的途径,规划每一阶段的任务。
只有先把以上这两点想明白了,才能开始谈论留学的性价比。
新一代留学生虽然个个自嘲“海归废物”,但他们身上确实有闪光点和求职优势。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为移民的多样性,整体社会环境相对而言更加开放、包容,而它们的大学教育也很好地继承了兼容并包的理念,它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有着更加严谨的研究态度,更加广阔的学术视野,与更加广大的世界胸怀。
从更现实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在医疗、科技、艺术等领域确实比国内领先很多,大学在这些领域的培养模式也更契合行业发展的需要。出国留学不仅能学到最新、最前沿的知识,还能比别人更早摸清一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在留学中结识到的行业专家、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是将来求职、创业时很有帮助的资源。
出国留学另一个现实的好处则是一线城市的落户资格。这跟下一代的教育、成长更是紧密挂钩。
教育作为一种经历,它对人的塑造是全方位的,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投资所带来的收益不能仅仅只用物质的薪酬水平来衡量,因为物质生活越比较越焦虑,永远有人比你有钱。
低薪可以是一种常态,也可以只是一时的现象,它以什么形式存在,更多取决于个人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人生,如何用过去的经历、人脉、资源来突破发展的瓶颈。
BobDylan有一句歌词:
Twentyyearsofschoolin’andtheyputyouonthedayshift.
20年来的教育最终让你堕入朝九晚五之中。
是啊,我们大部分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1.《海归回国变废物?这算拿来主义的全面崩盘吗?》
2.《对话“江浙沪海归废物”:焦虑的背后,本质都是欲望》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