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40次浏览来源:网络
(30位海归爆料回国后薪资,揭露一个残酷现实:留学镀金时代结束!)
原标题:30位海归爆料回国后薪资,揭露一个残酷现实:留学镀金时代结束!
在英国十大名校中读了文科硕士,期望5000元月薪实际打了七折;澳洲留学六年花了200多万,结果回国第一份工作底薪仅2000元——这类关于留学投资回报的事情,常有耳闻。
留学生回国真的如此不堪吗?我们收集了30位海归的真实薪资。
01,美硕,魔都,学校排名前50,税前10k。想知道那些说金融20k的到底进的是哪,跟我一块儿毕业的小伙伴也没这么高啊。
02,美本日硕,拿了上海和香港的左边offer右边,上海税前月薪20k,香港30k,都拒了,还是喜欢京东....
03,美硕好歹算个综合top前50,南京,ee转金融,本科985,现在交双一流。回国3年,月薪1万多,不加年终奖....别bb回国,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
04,广州,高中初中香港国际学校美高那种,大学美国本科top50,月薪11k。
05,有时候想想真不知道怎么说,美国中餐馆打工一周双休都有3500刀,也就是人民币2万多。
06,美本硕,在美国留学9年,回国第一年3线城市,常州金坛区,14k/月。
07,呆过的公司的新入职小姐姐,美本文理学院,北京税前3万5。
08,美国4年回国1年,坐标沈阳,我回来之后找了小半年才找到一个7.6k的。
09,留美top50,国内一年,HR税前10k,心塞。
10,美本日硕,之前在北京科研机构事业编,到手6k-7k,现在深圳高校到手7k-8k。
01,上海去年英硕传媒刚回国第一份工作6.5k,次年9月第二份工作10k,入不敷出。
02,工作即将一年整,英国本科学的是会计金融,帝都做外企财物分析,刚入职月薪税前5.5k,工作半年后加薪到7k,乱七八糟加起来一共估计10万....就真的很普通了。
03,英国7年土木本硕,回国7年,二线城市自己找的工作,年薪50,房地产行业。(这个50,是原文之中的50,究竟后面有米有万,咱也不清楚)
04,其实很多不一定看月薪,我一朋友国内南开本科,毕业去英国读研回深圳,在证券工作一年后月薪税后一万吧,但是做项目的年底分红50多万,我现在土澳工作本以为自己薪资也不低了,一对比瑟瑟发抖,想回国工作了。
05,国本英国硕士,回国在四大的二线所趴着,当时起薪7k多,每年涨30%,就这样吧。
06,十八线,英硕,工作一年半税前8k,另外想说工资不能限于月薪,毕竟单位不同薪资结构不同,有些单位的年终奖非常诱人,而我....
07,,英国硕士,毕业工作3年,工程单位,月薪2.5万年底绩效好的话,一年40万+。
08,人大本科,英国留学回来,北京税后1万加各种福利。
09,英国两年电气,回国第三个月工资拿到手的工资5000,住房和吃饭公司包了,平时福利也多,哎感觉学电就是求稳,一辈子赚不了什么钱。
10,英国4年回国一年,目前在菊厂,税后工资14k。
01,加拿大6年,坐标上海,刚回国,收到左边offer右边,税前11k,加提成。
02,成都,IT外企,加拿大毕业两年回的,IT月薪1.2万。
03,坐标枫叶国,本科毕业3年,年薪50万,看评论真的快断了我明年回国的念头。(还没回...)
04,二线省会私企,电力设计院,加拿大本科土建专业,公司平均3k月薪加3k预支奖金加16/小时加班费,项目奖金季度结算,按土建电气,水工,热控,机务,配比X工时,有注册证书的吗,单独再加。
01,呵呵....难得留言还是如此伤心的话题,澳洲8年回国5年,坐标南京月薪4000。
02,澳洲,帝都,6月回的国,教育行业,7k,本来学的金融,之前也做的金融,回国厌了金融想图个工作好心情就转了行,然而...
03,看行业吧,金融的话,土澳留学,上海入职一年12k。
04,5年前985本科毕业时年薪税后30万,郑州,现在悉尼大学读博士毕业年薪20万。
05,澳洲硕士,一线城市,第一年工作,企业财务到手7000+,朋友香港硕士,marketing,到手8000+。
06,澳硕会计专业,国内在二线城市外企做了半年税前5k,现在帝都税前1万,感觉遇到好领导好同事比工资重要。
此前有份关于海归薪资的报告提到:44.8%的海归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的海归的月薪低于自己的期望值。
不得不说,有的人留学归来是真的海归,而有的人却变成了海带。而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海归回国待遇差距如此之大呢?
今年的疫情不仅影响全球经济,出国留学也受到严重冲击。在北大教授、著名经济学家何帆看来:全球化的黄金时代已经基本过去了,留学的溢价也会逐渐消失。
就像我认识的一位前辈所说:“在九十年代末期,海归是“高水平”和“高薪酬”的代名词。一个伦敦国王学院的法学硕士学位,的确让我顺利进入北京知名律师事务所工作。仅2年的硕士在现在会被认为“水”,所以我常笑称自己是“镀金海归”。”
如今,出国留学已从以前的“精英化”逐步向“大众化”扩展。海归的“镀金时代”也彻底结束。“海归”过剩,供过于求,自然也就没那么金贵了。
与此同时,“海归”的贬值也体现出用人单位不再单一看重留学背景,在招聘用人中更趋理性,愿意花高价雇“海归”撑门面的企业日益减少。
就像一位回国求职的留学生所说:“现在留学生的学历和能力层次差距很大,海归群体也分为“小海归”与“大海归”。能拿到高薪酬的,大部分是有名校过硬文凭或者多年实际工作经历,处于人才金字塔塔尖的‘大海归’。”
而多数的“小海归”跟本土大学毕业生竞争不仅没优势,甚至处于一些劣势,比如:
容易错过企业校招季缺乏相关工作经历和国内名校比,海归处于劣势国内HR只认名校
对自身没有明确的定位
责任编辑: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