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90次浏览来源:网络
(名校海归打通制造业信息孤岛的发展经历)
在收购中发现商机
从达特茅斯学院毕业后,周宇翔加入一家投行,接触到了国企的海外并购项目。
2012年8月,他跟随一家国企的领导层前往德国法兰克福,收购一家汽车减震器工厂,到了现场,他被高度自动化信息化的工厂震撼到了。一个面积有足球场大小的厂房,只有十几个工人,60%的制造工作由自动化设备完成,人只负责监管和调试机器,而管理人员则好整以暇地坐在布满显示屏的办公室里,用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管理整个工厂。参观过程中,厂房里突然拉响警报,提示生产区检测到次品,管理人员立即中止设备,联系相关负责人下到车间查看情况,从发现问题到做出决策,所有时间加一起,没超过半个小时。“我们也应该弄这个。”“这个成本太高,人很便宜,增加人数也可以搞定。”
周宇翔默默听着身旁几位国企领导的议论,想到了国内工厂当时“引以为傲”的走动式管理,中层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在现场走动,检测每个车间中每条生产线的情况,而信息是靠工人手写到纸单上,互通则是靠群聊软件上报。可是人工会一直比机器便宜吗?
周宇翔并不觉得,他是四川人,早就发现家乡人外出打工的意愿在下降,很多人更愿意在老家找个月薪3000元的工作,也不愿为多挣一千元,跑到北上广去发展。
“一旦人力成本提升,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管理大有可为。”这是周宇翔对未来的判断。
四合院困住了思维
2015年,周宇翔找到两位在美国硅谷做数据研究的高中同学,三个年轻人对用数据助力中国制造的想法一拍即合,便聚在北京一个四合院里,开始了第一个创业项目——数据可视化。这家公司算是黑湖科技的前身,也拿到了天使投资。
接下来从4月到9月,三个合伙人带着十几个工程师在四合院里埋头写代码,很快搭建了一个数据分析软件,然而,等到真正下到车间,周宇翔才知道闭门造车的路完全行不通。当时,苏州一家大型化妆品包装工厂找到周宇翔,希望用软件做数据分析,帮工厂提升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
可是,当周宇翔坐到工厂精益主管面前时,才发现没有数据,就连工厂每小时产能、次品率、生产波动、物料运转时间这些关键数据都没有,更别提产线工人一分钟生产的类别和数量,而数据分析的前提是有数据,而且“数据的颗粒度越细才越有价值”。
车间里的情形更让周宇翔绝望,每隔5米摆着张木桌,桌上用玻璃板压着一张张纸质表格,身穿蓝色制服,头戴白色防尘帽的工人们坐在一边抄抄写写,周宇翔凑近一看,都是生产现场一些粗略的记录。苏州工厂的项目黄了,四合院里的创业项目宣告失败,周宇翔关掉第一个公司,把钱退还给了投资人,人却留在苏州工厂,“我要留下来实习,看看到底怎么去记录数据。”
工人宿舍二次创业
2016年4月,周宇翔在苏州工厂开启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从注塑车间到组装车间,每天早上8点上班,周宇翔便拿着本子四处“游荡”,他看见,工厂主管一大早从ERP系统(管理信息系统)里拉出一张单子,然后传递给每个环节的工人填写,信息包括产品名称、产量、次品量、机器异常故障等。
苏州工厂有三个厂房,每个厂房就有近三十个工人既要负责生产,还要兼职数据上报统计。“数据从收集到抄录再上报,基本上三天过去了。”周宇翔了解到,当质检人员确定产品出了问题,反馈到质检小队长,再到质检总监,当质检总监与生产总监碰头做出决策,再将指令用群聊@的方式原路返回到工人时,往往已经过去了5天。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工人一旦因为忙碌忽略了群聊中的@,次品就会被遗漏到下个环节,继续被当成良品在加工。
还有些情况下,工人们一早接到“九点开启机器生产”的指令,却没想到这是三天前的要求,事实上领导因为得知物料没到位而调整了任务,没做好信息同步,结果就是生产混乱。周宇翔慢腾腾挪回四人一间的工人宿舍,躺在床上,听到对床的工人正坐在床上用直播推销家乡土特产,他顿时脑中灵光一现,没必要改变工厂本身的设备,可以利用工人熟练使用手机的现状,来完成现场信息传递。周宇翔再次召集了两位合伙人,在工人宿舍里开发出了一款看着很简陋的程序,让工人们把以前在纸单上填写的内容,用自己的手机记录并上报,“这样一来,信息可以通畅起来。”简易版APP在工厂一条生产线上开始为期两周的测试。
工人们发现,一旦订单被修改,手机当晚就会收到通知,意味着明天一早不用开工。尽管还有“网络慢”、“点击了没反应”等槽点,但整个信息协同的效率大大缩短,工厂直接找到周宇翔,说想买这套简易系统。
打通数据孤岛
2016年,周宇翔创办黑湖科技,而第一个找上门来的客户,则是上海开能环保。这是一家生产净水器的公司,滤芯中的RO膜,是他们的核心技术。
美国一家客户在订购开能净水器时,提出想知道每一条膜生产线中,温度、湿度、压力、气密性等数据,因为只有数据才能证明,整个生产过程的管控质量。为此,开能IT总监苏胜辉为车间上线了传统的MES系统,获取从入库、派工、报工、出场及设备状态全程追溯的数据,但是如何让数据协同,提高效率和质量又成了新的问题。周宇翔和工程师们一头扎进开能2000平方米的RO模生产车间,开始调研、迭代、试跑工作。
经过几次迭代后,没想到,黑湖在4周内就完成了的产品部署和人员培训。由于黑湖是跑在“云”端的,不仅上线速度提高了8倍以上,在费用方面,开能仅需以年的方式进行付费使用即可,平均每个账号的价格也就几千元,整体费用降下来不说,与原来MES一次投入的门槛比,公司更容易快速批准开展这个项目。
“最主要的还是在全厂内数据协同方面,体验很好,完全打通了车间与管理区的数据孤岛和滞后的问题。”上海开能环保瞿总感慨。
在连续使用黑湖三个月后,除了车间和管理层可以监测产品质量,客户可以清楚地看到所有原料的使用情况,只要扫扫产品上的左边二维码右边,便能随时查看每个订单的生产过程以及数据。
“另外,工时收益也提升了,相当于之前一个人干的活,现在只需半个人。”苏胜辉说。八个月后,上海开能环保的高管拜访周宇翔,商谈下一期合作计划,想要加购软件账户,想要体验黑湖更新的一些功能。
除了对产品的认可外,他们也很感动,这套软件是周宇翔和工程师们一次次下到车间后的产物,才能让他们对黑湖如此信赖。
畅游阿里云物联网市场
2017年10月,阿里云Link旗下物联网市场(LinkMarket)对物联网全产业链合作伙伴开放入驻,包括模组商、软件开发商、服务提供商、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他服务提供商等六类合作伙伴,打出了“让天下没有难找的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口号。
起初,周宇翔对是否上线LinkMarket有过犹豫,“淘宝卖商品原理很简单,但是对于B端的企业效果如何,我心里没底。”为此,周宇翔专门进行了研究,发现企业确实会在LinkMarket上挖掘自己需要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只是在交易时,还需要线下调研,以及两个团队之间相互拜访信息互通。
作为一家SaaS产品化公司,黑湖科技把微服务限定在生产、质量、物料以及设备这四个板块中。2018年5月正式上线阿里云IoT物联网市场LinkMarket,“以前,我们获客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合作伙伴传播”,周宇翔将此试做一个获取线索的新渠道。
同样,公司里不管是管理层,工程师还是初级员工,每个月都必须下到工厂车间。“黑湖打通了工厂制造业的信息孤岛,黑湖员工就更应该打破科技公司与厂房工人的隔阂,把技术落地到工厂车间每一个工人身上。”周宇翔说。
本文来自生意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举报/反馈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