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30次浏览来源:网络
(春招海归就业“难”,出国留学值得吗?)
来源|《留学》杂志(左边ID右边:liuxuezazhi)
伴随着2022年的正式开启,春招也宣布进入了高峰期。在这人才储备的黄金节点,各大企业摩拳擦掌,开始了新年招工的“大动作”。作为留学生的你,有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呢?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普通家庭出国留学人数的占比正在不断上升。但标记在留学生身上的“归国精英”标签却让人倍感焦虑。在高等教育普及和留学生归国的热潮下,当今社会的就业竞争格外激烈。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海外高校毕业生超过82万人,而国内大学毕业生总计突破900万人,这两项数据均突破历史新高,加剧了海外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在这样的就业强压之下,留学生不可避免的会与国内毕业生产生竞争关系,而由于留学生长时间处于国外的环境中,对于国内就业情况缺乏了解,往往会对就业形势判断不足,丧失就业先机。
在重重就业压力下不免会对自身产生怀疑,究竟留学带给自己的是什么?其实,国外教育与国内教育本就存在偏差,单从就业情况衡量留学值不值,这会导致海归留学生忽略教育所带来的其他优势,觉得付出的成本与回报不成正比产生心理落差。
国内外教育理念的偏差
部分留学生出国的目的是受家长传统观念所影响,认为出国留学后可以提高今后的收入。这一传统观念来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学习和考试的方式获得官职从而提升收入,实现阶级跃迁的传统思想已存在1300余年,至今仍影响着学生家长。
清末时期科举制度废除后,取而代之的是高考。但两者的性质相同,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获得高薪职业,同样可以实现人生阶层的突破。由于我国有着巨大的人口基数,并受科举制度和高考的深远影响,中国文化圈的学习内卷非常严重,教育的目的更偏向于今后能获得一份高薪工作。
家长们希望子女通过上个好大学来提升家庭的财富。迫于家长的压力,孩子虽然不懂学习的深刻意义,但也会很被动地刻苦学习。并有部分子女在这样的重压下踏上了留学之路。
然而大部分国外高等教育院校在本科期间实施的是通才教育的理念,侧重于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更有社会责任感,为社会作贡献,而弱化了一部分专业知识的培养。
并且通才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自由学习,参加更多的课外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积累社会经验,多方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了解生活的知识,懂得商业的信用,具备对是非的判断能力。
全球顶尖名校哈佛大学前任校长艾略特为了实施通才教育曾对哈佛大学进行了改革,为了扩展学生的兴趣,提倡以学为主,改变了传统的以教为主。并为学生开设了6000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才能。这也是为什么国外的顶尖大学在招生时并不仅仅以成绩分数线而录取,还会考察成绩以外的成就,如兴趣、爱好、志愿者活动等等。
由于大部分西方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全才的学生,需要学生具备广泛的知识而不是只专注在单一专业的深度知识掌握上,这与留学生想要提升工作技能的留学目的存在一定的偏差。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对于专材研究和工程师等专业人才的需求爆发,衍生出专才教育的理念。侧重于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对一个专业的深度了解,使学生出校园后就能投身于研究和工作中。但这里的专才教育不是指书呆子,被动的学习枯燥的课业,而是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深度钻研。
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就引进了专才教育的教育理念。麻省理工学院的所有课业都很难并且负担重,其目的是培养真正对理工科有深厚兴趣的学生,使其打好所学专业的基础,为之后更有深度的专业研究做铺垫。并且在大学期间就提前培养学生参与真正的科研,相较其他大学本科做基础简单研究的培养方向不同。
通才教育一般相对弱化一些专业课的难度,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更广泛的课外活动中,而专才教育在大学期间让学生提前学习专业课程,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深耕自己的专业领域。由于这两种教育理念无法同时施行,学生对于一个专业的深度了解需要更长的时间,无法在大学4年中同时培养学生的素质与专业知识。
所以西方国家对于教育的时间做延长,使学生在本科时期着重培养素质教育,在研究生院校则侧重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工作技能的培养。当留学生没有深刻了解所选择院校的教育理念时,往往导致归国后对于留学收获不满意,质疑留学是否值得。
选校考虑因素
留学生与家长对于国外教育理念的理解偏差,导致留学收获与预期有落差。那么如何能使留学的收获最大呢?
首先,需要开阔思路,要理解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方便就业,而是接受高等教育,拥有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多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能力等。
其次,在选校时需要先感受大学的教学风格,选择与自己匹配的学校。很多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往往最关注的是学校的排名,然而评价一所学校是否与自己匹配很难从排名上看出来。所以留学生选择与自己匹配的大学时,除了看大学的排名还需要考虑学校的教育理念、环境、文化和氛围等因素。
如果片面的只看排名,而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学校,往往会对于学习产生抗拒,不能使大学四年时间最大化的利用。
我们熟知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教授的经历具有代表性,当初他在以通才教育之称的剑桥大学读书时,完全是一个问题少年甚至差点被开除,他表现出对通才教育的不适。然而当他转去专才教育大学后,顺利拿到了物理学博士学位,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教育。
在他的下属看来,他不仅在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是一个优秀的领导。由此可以得知,如果选择不适合自己的院校最终会使留学体验感降低,无法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一方面,准备出国的学生需要深刻思考自己出国的目的是什么,在大学中想要收获的是什么,综合更多的因素选校,不单单靠排名,而是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从中获益。
另一方面,海归用当下工作的薪资水平定义留学是否值得是片面的。留学的过程会让留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拥有国际视野、较强的综合素质、广泛的知识,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就业竞争优势。当海归面临就业压力时,不如看清当下的就业形势,整合自身的优势去应对职场的竞争。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停止迷茫,找准方向,相信同学们都能收获自己想要的结果!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