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40次浏览来源:网络
(50.3%受访者认为“海归”含金量降低了)
原标题:50.3%受访者认为“海归”含金量降低了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杜园春实习生赵明聪来源:中国青年报(2017年01月12日07版)
临近年关,毕业生们找工作的进程已经进行了大半。毕业大军中,留学生群体的求职状况格外受关注。随着我国“海归”人数骤增,“海归”就业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大。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0.3%的受访者认为“海归”的含金量降低了,67.5%的受访者直言留学生比比皆是,不再算“突出人才”,63.6%的受访者建议为留学生科学推荐水平内优质学校。
50.3%受访者表示“海归”含金量降低了
北京某高校硕士毕业生唐桑圆,在研二时参加了学校与丹麦奥尔堡大学的交换项目,如今回国开始找工作。谈起出国交换的原因,她表示这个交换项目“性价比非常高”,“一年之后能拿到国内与国外两个学位,学习费用家庭也可以接受”。
“不能把出国留学这件事看得太功利。我在丹麦时,一个人去了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全程都是独自与陌生人交流,这是我留学生活的亮点。”唐桑圆说,在丹麦的一年她自学了丹麦语,也增强了独立生活能力,除了爸妈为她提供住宿费生活费外,她自己用打工挣的钱游玩了欧洲的15个国家。
谭文娟是国内某家互联网公司战略项目组的负责人,在她曾面试过的人中,大概有1/4都有留学背景。“我不会特别青睐有过留学经历的人,更注重留学的学校和个人作品”。
何静(化名)曾在某科技新媒体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常会遇到海归求职者。“当时公司处于要发布融资信息的状态,需要在通稿中强调公司的人员构成,如果能有国内外名校的毕业生资源,对公司形象也是一种提升,所以我们还是挺欢迎有过名校留学经历的求职者的”。
民调显示,50.3%的受访者表示如今“海归”含金量降低了,31.0%的受访者认为没什么变化,9.6%的受访者则认为提高了,9.1%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
63.4%的受访者表示周围人出国留学是为了就业而镀金。其他目的包括:科研能力高,去深造(45.1%),开阔视野,体会异国风情(44.9%)和跟风去海外学习(41.8%)等。
63.6%受访者建议为留学生科学推荐水平内优质学校
“以前出国留学的人没这么多,‘物以稀为贵’。现在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很多,也就没什么优势了。”唐桑圆说。
在谭文娟看来,海归和国内毕业生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很多去香港、英国留学的也就待了一年多,没有明显的技能提升,所以我还是会看个人的性格和能力。但是艺术类专业学生有留学背景的会更活泼,作品也更国际化一点”。
在何静看来,海归留学生和国内高校毕业生相比还是有所不同的。“他们的视野更广,要求也更高。比如有一个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女孩儿,来应聘时就要求做出镜记者,非常自信。在简历方面,国内学生的简历一般比较中规中矩,而有些‘海归’留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简历设计得很好”。
何静表示,公司在招人时会考虑性价比,“有些‘海归’的薪酬预期比较高,我们会根据他的产出进行权衡,一般来说让我们满意的留学生不是很多”。
如今留学生就业都面临哪些问题?67.5%的受访者坦言现在留学生比比皆是,不再算“突出人才”,56.9%的受访者认为留学生工资水平与国内普通院校毕业生相差无几,51.6%的受访者指出留学学校水平参差不齐,26.4%的受访者认为留学生应聘时竞争力不明显。
对此,63.6%的受访者建议为留学生科学推荐水平内优质学校;59.4%的受访者建议加强留学资质审核,避免“野鸡”大学;52.7%的受访者建议完善各地留学人员服务中心;40.1%的受访者期待研究完善留学人才的评价认定机制。
受访者中,中学生占3.0%,国内大学生占65.5%,海归占4.5%。00后占0.8%,90后占25.5%,80后占51.0%,70后占16.6%,60后占5.2%。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