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30次浏览来源:网络
(文科海归博士的优势劣势?)
这些人回来后,在国内学术机构、高校谋求学术岗位以及在国内学术场发展的优劣势。海外博士,包括港澳台毕业的。文科,这里指人文社科(左边法律右边、经济学、管理学除外),有语言、文学、哲学、宗教学、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区域研究、国际关系、外交学、心理学、电影文化、艺术史、性别研究、翻译。
其实我觉得目前单靠一个海归博士的标签已经没什么优势的。
以人大为例子,没有在什么SCI等期刊上发表过论文的话,也就没什么优势。
如果你在本领域中某个国际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过什么论文,那就牛逼了啊~~
这个世界,我觉得还是要靠实力说话的。
目前看来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我们系现在新进的年轻教师,海归可以直接进,土博士都要先做个博后。另外一个相关机构是,完全面向海内外著名院校招聘,进来的人也是海外的多。
当然能够进得来,学术水准也是要达到一定层次了,这个就不管是海归还是土博了。并非说海归就水平高很多,只是归国人员比较好进编。
但真的比较的话,美帝的文科博士平均七八年还不一定能毕业,国内的四年,两年博后,中间一年交换/访学/联合培养一年,同时在国内积累人脉生儿育女。相对而言土博风险小很多
首先,海龟们,基本上只有两点,可以说没有优势,也能说有优势。
1.排挤国内土博士
2.靠关系
基本上,大家都海龟,都博士生,学术能力不会差异太大,谁念到博士不是学问深厚。除非你强到逆天,不然只比别人强一点点,基本上可以忽视。至于土博士,吃土才是。
在找教职上,就是靠关系,这部分对于本科,甚至是研究所在国内念的人来说,比较吃香,有机会靠硕士爸爸或系所,找人托关系,甚至是投聘原系所时,有校友优势。而本科就出国念的,和国内比较没关系,找工作时,就稍微绕一点。
基本上理论研究应该会被文科海龟尽包,可能残存的,只剩下中国相关的专业,勉强不受影响,例如中国文学、中国史。
像哲学类和外国文学,就有可能完全都是文科海龟,剩下教中国哲学的,就只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因为我们要开中国哲学的必修课,诸如此类情感因素才用国内的土博士,但基本上只是为了学院的体制,勉强保留,甚至当碰到大陆政府准备推动国际中国哲学时,这些土博士,碰到德国或法国的汉学家,可能职位还会被排挤。
看台湾就知道,很早就大批留学生归国,征人时,洋博士都排不完,土博士根本拿不到教职。同样的钱,请谁划算都知道。
优势:学术能力相对好一些,英语能力相对好一些,工作好找一些。
劣势:上述优势在汉语学界里,除了好找工作之外,基本不能转化为具体工作中的优势。英语能力好无助于发汉语文章,英语文章本来就难发,而相对好的学术能力在国内汉语学界很可能体现不出来。比如,有时候在汉语学界发文,并不需要你海归多学的那点东西。
更大的劣势是起步晚。人文学科而言,打个比方:假设19读本科,23毕业,然后读个硕士到26岁。国内30岁那博士进学界,国外可能得8年,34拿博士,开始找工作。别小看这4年差别。4年里,国内土博可能会呼呼发文,结婚生子,积累人脉,拿各种项目,工资微薄但也略有存款。而国外海归,34找工作,只有1年的时间拿针对35岁以下的青年基金。有的学校要求博士后还必须35以下,等等。
【根据柏帝宏的批评,因为国外可以本科之后直接PhD,所以,如果本科之后直接出国或者国外本科,然后直接PhD,就不存在起步晚的问题了。】
土博和海归,除了学术,人生轨迹上还能会在30-35岁上体现差别。但这5年在国内,会给一个人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影响。。。
1、系里最近两年招进来的年轻教师,博士学位都不是大陆拿的
2、顺便说一下,几位的本科学校,似乎不是北大就是旦旦
3、非常熟悉西方的那一套理论,弥补了研究方法方面的短板
4、讲课普遍认真,视野开阔,阅读材料英文文献居多
5、好评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