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60次浏览来源:网络
(致公党上海市委:避免“海归”变“归海”)
致公党上海市委:避免“海归”变“归海”加强沪留学回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中国侨网上海1月17日电(记者许婧)正在此间召开的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致公党上海市委提出,应加强上海留学回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留学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回国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教育部2019年3月的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到519.49万人,365.14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4.46%。仅2018年度,就有51.94万人留学生回到祖国,比2017年增长了8%。他们中的很多人,把上海作为他们回国后落户发展的首选城市,截至2018年底,来沪的回国留学生已达15万余人。
在前期调研中,致公党上海市委发现,目前上海留学回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与“十三五”规划要求以及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制约留学回国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的问题依然存在,出现了部分留学回国高层次人才来沪后又离沪前往外地发展的情况,出现了“海归”又“归海”的情况,建设上海留学回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道路任重道远。
致公党上海市委提出,上海的留学生园区与孵化器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能提供市场拓展、风险投资、培育上市等含金量高的服务的园区还比较少,且园区发展的激励政策不到位,难以系统化的推动留学生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链发展壮大。
同时,留学生企业大多是轻资产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而现有的各类项目扶持政策又门槛较高,针对的大多是已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对初创的留学生企业的关注度不够。此外,创新技术成果是留学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旦遭遇侵权,就会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害,而目前企业普遍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管理制度,其次是申请专利的费用高。
为此,致公党上海市委建议,采取多种措施,增强人才归属感;优化政策环境,精准服务人才;优化企业服务,改善营商环境;鼓励科技创新,优化科研环境。
上海市市长应勇在1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0年,上海要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上海在加快推进几个中心建设的同时,对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强。除了留学回国人才,上海的发展同样欢迎国际人才的积极参与。
上海市政协委员,致公党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唐宁玉说,上海一直在优化营商环境,一流的国际营商环境,也体现在其对国际人才的吸引、集聚、使用和保留上,而国际人才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标志,又能进一步推动上海形成一流国际化营商环境。上海是中国来华留学生第二大目的地城市,去年上海共招收6万名来华就读大学生。应进一步提升高校留学生招生和培养质量,助力形成优秀国际人才队伍建设。
唐宁玉表示,要“不唯数量,更重质量”,形成留学生选拔评价体系。建议参照“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建设”项目,通过“留学生招生选拔方案示范性建设项目”等鼓励高校提升招生标准,不断提升生源质量,优化生源结构;开展“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在课程中不仅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还增进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和认同,构建“海纳百川”的就业辅导平台,建立留学生在沪就业引导机制,给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和就业辅导。(完)
举报/反馈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